中秋小長假即將開啟,但不速之客“貝碧嘉”也在全速趕來。 據中央氣象臺預測,今年第13號臺風“貝碧嘉”9月14日夜間穿過琉球群島移入東海東部海面,之后向浙江沿?拷。最大可能于9月15日夜里到16日早晨在浙江到上海沿海一帶登陸(13—14級,臺風級到強臺風級)。 根據目前形勢判斷,預計“貝碧嘉”對我市風雨影響時段主要集中在15—16日白天,尤其是我市北部、東部(浦江北部,義烏東北部,東陽東部,磐安東部等地),暴雨風險等級較高,過程最大陣風平原5—7級,山區8—10級,需注意地質隱患點的排查。16日夜里,隨著“貝碧嘉”逐漸遠離,對我市風雨影響趨于結束。17日中秋當天,天況會逐漸轉好,我們極有可能看到美麗的圓月,這個中秋的賞月計劃不至于落空。 中秋假期遇上臺風,市民需密切關注屬地氣象臺滾動發布的最新預報預警信息,加強防范。如果有走親訪友的計劃,盡量提前規劃好行程,避開強降雨時段。 受臺風影響,中秋假期的氣溫會有所下降。從目前預報來看,基本都在高溫線以下。 市氣象臺數據顯示,昨天金華城區最高氣溫達到38.3℃,這也是今年以來的第68個高溫日,超過1961年的63天,打破了自1953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年高溫日數最多的紀錄。根據目前形勢判斷,今天我市還是高溫日,明天開始,逐漸受臺風“貝碧嘉”影響,溫度將有所下降。 此次“貝碧嘉”離開后,我市還會繼續切換到晴熱高溫天氣嗎? 市氣象臺預報,“貝碧嘉”影響過后,天氣并不會馬上轉晴,9月18—19日,受副熱帶高壓南側偏東氣流影響,云系較多,陣雨和雷雨也會頻頻光顧,氣溫都會在高溫線以下。20日前后可能還有臺風影響,但目前形勢還不明朗,還有待進一步監測。 8月臺風少,眼看秋天在即,臺風卻一個接一個? 市氣象臺專家介紹,這其實很正常。氣象上并沒有秋臺風的嚴格定義,一般將6—8月生成的臺風稱為夏臺風,9—11月生成的臺風稱為秋臺風。事實上,相比夏臺風,秋臺風往往是“狠角色”。春分起,太陽直射點不斷從赤道向北回歸線移動,北半球熱帶海洋被持續加熱,并在8—9月達到最熱,有利于促進臺風生成和增強。與此同時,8月底到9月初,活躍的冷空氣會增加氣壓梯度,使得臺風中心附近風速增大,也容易讓臺風強度增大。進入9月,北方冷空氣也開始發力,這時候秋臺風又容易與冷空氣強強聯手,來自溫暖海洋的暖性系統和北方的冷性系統交鋒,往往會制造更猛烈的降水。 中國天氣網也曾分析1949年至2023年登陸浙江的臺風大數據發現,浙江受臺風影響時段主要集中在7—10月,登陸臺風中“狠角色”居多,曾有3個為超強臺風,分別是1956年的Wanda、2006年的桑美及2019年的利奇馬。 |
GMT+8, 2025-1-14 00:15